(网经社讯)生鲜是一个拥有超万亿市场体量的行业。高频、刚需、短半径的属性决定生鲜商品的刚需性,并且未来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这巨大的诱惑,吸引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淘金者,也有一批又一批掉队者惨遭淘汰。前不久,生鲜电商的“鼻祖级人物”易果生鲜就正式出局。
但就在这前浪刚被拍在沙滩上的时候,拥挤的生鲜赛道又迎来了后浪:无印良品开始卖菜了。无印良品MUJI marché(菜市场)生鲜计划中国首店将入驻上海瑞虹天地太阳宫。昔日的”中产小资”开始有了“烟火气息”。
其实在此之前,无印良品就已经涉足了生鲜行业,在日本东京和大阪的繁华地段相继开了两家菜市场。其中,在大阪开业的菜场门店占地面积达到4300平米,堪称全球最大MUJI菜市场。
与国内的盒马、永辉超级物种等生鲜超市类似,无印良品菜场除了售卖鲜鱼、生肉、蔬果等生鲜农副产品外,也提供了现场加工和用餐服务。此外,消费者还能亲身参与料理制作,以及购买无印服饰、杂货等常规产品。
除了无印良品,国内生鲜市场的玩家越来越多,新玩法也层出不穷。盒马鲜生开起了可大可小的社区mini店和会员店;每日优鲜、叮咚买菜持续深耕无门店的纯前置仓模式。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get生鲜开店“新姿势”!
生鲜店成为社区“标配”
有人说,开店选址是门玄学,有的店开在人很多的地方,但没几个人光顾,而有的店感觉没什么人,却挺火的。其实说到选址,道理大家都懂:得选人气旺、交通便利的地方,最好租金还不高。
而社区内部本身就是支撑一桩生意的好位置。社区生鲜店选址有三大关键点:
1、离消费者近,流量大。以店铺为中心,向四周步行10分钟或以800米为半径范围,统计店铺可覆盖辐射的客群,小区以户为单位计算常住居民数,一般来说小区单家生鲜店至少需辐射量1500户以上才可盈利。
比较好的位置就是住宅区包裹着商业街区,因为它既有商业区的消费力又有住宅区的购买率,客流量相对会比较理想。最好不要开在纯商圈里,毕竟很少有客户喜欢拎着菜逛街。
2、符合社区居民出行习惯。一般来说,消费者去一家生鲜超市最多愿意步行15分钟, 所以选址时要看店铺是否位于社区出入口或居民生活中心附近,是否符合居民平时的购物习惯和客流动线。毕竟,居民选择社区生鲜店就为了图方便。比如大家更喜欢下班时回家路上捎点水果蔬菜,而不是买了水果带上地铁。
我们在选址时还要充分考虑店铺位置的通达性。如果店铺开在小区出入口,那么来来往往都能看见和知道,小区里开了家生鲜店。
3、最好不要开在同行密度过大的地方。一般来说同位置内有1-2家生鲜店比较合理,如果有品牌的连锁生鲜超市也不要怕,它也是可以为店铺引流的。
当然也可以反其道而行,开在社区的菜市场里面,因为那里人流量大,并且很多消费者都有“货比三家”的习惯,如果能吸引他们的眼球,满足他们新鲜营养的需求,那么你的生鲜店也会脱颖而出。
选品多元化
生鲜店选品请遵循一条朴素的法则:给消费者选择性多、高性价比、超出预期的东西。店铺内蔬菜水果等产品的多样化,种类越齐全,消费者才会觉得有可挑选性。还可以拓展品类,把调料粮油、饮料甚至烟酒都附带上,就像一个“小杂货铺”一样。
店铺的产品结构也要根据不同的客群结构做不同程度的调整。比如:早晨是中老年人进店的高峰,可以多上架一些绿色健康的蔬菜和水果类;18-19点左右是上班族下班买菜的高峰,可以多准备一些加工好或者搭配好的菜单。到了晚上,一般是一家三口一起选购,可以多上架一些水果和奶乳制品。这样根据不同时段,上架不同品类,就可以很好的满足不同年龄客群的需求。
还可以通过独特的选品,打造店铺标签,推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比如,打造主食厨房,通过现做的馒头、烧饼、鲜面条这种便利主食或早餐吸引没空做饭的上班族;或者可以打造精品果蔬柜台,售卖一些包装好的精品或者有机食品,吸引品质型消费者的注意。
社区团购新玩法
目前,社区店内最新潮的一种玩法就是社区团购。
社区团购就是以社区为中心、以小商家的“团长”为分发节点,消费者可以通过微信群、小程序等工具拼团购买生鲜和日化用品,由平台或商家配送,还可选上门取货,十分便捷灵活。
平台方为了抢夺份额,会释放出非常多各种各样的优惠,比如补贴、满减等。很多用户都愿意去尝试,羊毛薅的不亦乐乎。
但其实,我们这里所说的社区团购并不是完全依靠网络效应,虽然借用了线上平台和微信的流量池,但获客几乎依靠线下。
团购群的群友大多为门店周边居民,大家可聊的话题会增多,可以在群内分享食材、菜谱、求助、询价、商品评论甚至是生活信息,通过这种区域共性,门店可以根据群友需求组织烹饪课、烘焙课等线下体验活动,形成店铺的私域流量,为团购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生鲜店可以借助“线上团购+线下自提”的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库存损耗、降低履约成本,以更低的价格吸引消费者。
方便的位置让准消费人群不用跑远路去菜市场、超市;全面的品类和方便的配菜便利了下班无处觅食的白领阶层;社区团购为消费者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