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6月9日,生鲜电商平台叮咚买菜与每日优鲜同时向美国证券交易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分别寻求在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上市。二者作为生鲜电商赛道上的领跑者,如今同时递表,难免引起市场关注。
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究竟谁的实力更强?同为前置仓模式,二者又有何不同?
另外,生鲜电商赛道上,已经挤满了玩家,这两个率先上市的领头羊又能走多远?
孰强孰弱?叮咚买菜后来居上,营收和GMV增长都大幅领先每日优鲜
每日优鲜成立于2014年10月,叮咚买菜虽然也成立于2014年,但其产品正式上线则在2017年5月,要晚于每日优鲜。
根据招股书,叮咚买菜2020年的营业收入达到113.36亿元,同比2019年的38.8亿元增长290%。而每日优鲜在2020年的营收为61.3亿元,仅是叮咚买菜的一半左右,并且相比2019年的60亿元增幅仅为2.2%。
在GMV方面,叮咚买菜从2018年的7.42亿元增至2020年的130.3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19.2%。而另一边的每日优鲜则从2018年的47.26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76.1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6.9%,远低于叮咚买菜。
不过两家企业也有共同点,就是都处于亏损状态。其中每日优鲜2020年净亏损为15.9亿元,2021年一季度净亏损达到5.98亿,同比去年一季度扩大340%。另一边的叮咚买菜亏损则更加厉害,2020年净亏损为31.77亿元,是每日优鲜的两倍,更夸张的是2021年第一季度这一数字为13.85亿元,同比2020年一季度扩大比例达到惊人的570%。
所以很很明显的是,叮咚买菜的规模和发展速度都要强过每日优鲜不少,两者都增长势头强劲,但是也同样烧钱严重。
挥金如土?前置仓模式导致生鲜电商生意烧钱严重
不过是个买菜生意,为何还这么烧钱?而且还是不论谁来做,都烧钱?
因为生鲜电商这个行业,几乎可以说是个“小地产行业”,不仅要投入大量人力,还要投入大量财力。
生鲜产品保鲜期短、损耗高,生鲜电商并不会大量囤货。这个行业有两个率及其关键,一个叫损耗率,一个叫售罄率。损耗率很好理解,菜囤多了卖不出去,自然就亏了。售罄率是什么意思呢?
也很简单,举个例子,你想买一箱苹果,结果叮咚买菜显示,你选的这个区域没货了,所以你只能另寻他家。这就意味着叮咚买菜没有赚到本来应该赚到的一笔钱。
这两个率,前者影响成本,后者影响收入,生鲜电商的毛利率本来就非常低,不过是把小本买卖搬到了线上,一旦这两个率没控制好,可能一下子就从赚10%,变成了亏10%。
因此一定要将仓库选得离客户足够近,以便频繁地买进卖出,不然仓库的安全库存将极难控制。
每日优鲜联合创始人兼CEO徐正在去年10月就曾表示,要在未来5年投入100亿元重仓供应链,决胜“第一公里”。
这种离客户特别近的仓库,就叫前置仓。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都选择了前置仓模式。
而这也就意味着,要做生鲜电商,必须拿大量的地。因此烧钱的不仅仅是商品,更是供应链建设,从叮咚和每日优鲜的募资用途也能看出,大多数资金要用在拓建上面。
这也是为什么,这个行业是个比拼多多还烧钱的生意,背后没点资本根本不敢做,而此前倒闭的大大小小的生鲜电商玩家数不胜数。
走向何方?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的背后 还有诸多巨头
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在同一天申请IPO,无疑为生鲜买菜的白热化竞争再添一把火。
生鲜电商还离不开一个最近火热的名词——社区团购。叮咚买菜还是每日优鲜,都有意冲击“生鲜零售第一股”,这也就意味着,除了生鲜买菜业务之外,未来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看中的不止是生鲜,还有更大的社区零售市场。
而基于社区的零售生意,也在这两年吸引了越来越多巨头的注意力。去年下半年以来,社区团购来势汹汹,滴滴、美团、拼多多、阿里、京东先后入局。而在几年前,美团和阿里已经就电商领域仅存的蓝海——生鲜电商的前置仓模式有过探索和布局。
虽然在业务逻辑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巨头的社区零售与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面向的群体和生鲜业务布局难免重叠。而相比于“高价+及时达”的前置仓模式,“低价+次日达”的社区团购满足了大量用户的需求,开拓了下沉市场,也一定程度分割了生鲜电商市场的总需求。
在刚刚发布的一季度财报中,也能看到巨头对于这块“蛋糕”不计代价的投入和长期看好。
美团财报显示,美团优选已经扩展了2600个市县,基本上完成全国覆盖的目标。不过,尽管社区团购等新业务的收入出现了超过100%的增长,但是美团新业务在一季度亏损达到了80亿元。王兴表示,美团优选不仅帮助美团渗透低线市场,获取新增用户,还提高了复购率、留存率和交易频次。
而在拼多多的一季报中,其营收成本同比大增487%,业内人士分析称,拼多多成本大增的一大因素是社区团购的持续投入。在电话会议上,陈磊谈及拼多多的社区团购品牌“多多买菜”时介绍,拼多多的移动平台属性以及拼团模式非常适合食品和日用品交易,同时,通过多多买菜看到了消费者旺盛的需求。
此外,从未在社区零售赛道上缺席的阿里也在一季度财报中首次提及社区团购。财报显示,阿里的社区商业平台正在迅速扩大其物流和履约基础设施,并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在中国内地实现广泛覆盖。
京东虽然入局较晚,但对于社区零售的布局也是紧锣密鼓,在去年四季度宣布入局社区团购后,京东先后投资了兴盛优选和地利生鲜,今年元旦,京东上线京喜拼拼,正式出道社区团购。从小程序端来看,京喜拼拼已进驻近110个省市。5月17日,京东在济南开出首家自营版京喜便利店,接入京喜拼拼小程序,将门店作为京喜拼拼社区团购自提点。
电商巨头们不惜代价的投入,对生鲜电商带来很大的冲击,再加上监管收紧,毫无疑问的是,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IPO后,一场更为激烈的战争在社区生鲜赛道上已然掀起。
这个赛道上,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的野心已经显现,而虎视眈眈的几家巨头,谁又会下一个动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