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2020年年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全年增速同比增长长2.3%2020年四季度GDP当季同比6.5%,三季度为4.9%,2020年全年GDP不变价同比2.3%,前三季度累计同比0.7%。从三大产业来看,一、二、三产业四季度当季同比分别为4.1%、6.8%和6.7%,前值分别为3.9%、6.0%、4.3%。
第一产业相对平稳,二、三产业继续加速恢复,四季度服务业恢复速度要快于工业。从GDP规模来看,2020年全年GDP突破100万亿大关。
工业生产继续上行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7.3%,前值7.0%,在去年同期基数相对较高的情况下继续创出年内新高,同时创了2019年3月以来新高。2020年全年工业增加值同比2.8%,较2019年下降2.9个百分点,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几乎停滞,此后工业生产逐渐恢复,并随着国内外需求复苏共振,开启了新一轮的补库存周期。出口交货值当月同比9.5%,前值9.1%,海外供给缺口仍支撑工业生产。分三大门类看,12月采矿业增加值同比4.9%,较上月上升2.9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同比7.7%,与上月持平;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6.1%,较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12月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13.1%,高于工业增加值5.8个百分点,全年同比达到7.1%,较2019年下降1.7个百分点,高技术产品的表现全年明显好于整体工业品。从12月上下游工业品产量增速来看,上中游增速较为稳定,发电量、天然气或受冬季寒潮供暖需求影响,增速小幅上行;下游新能源汽车增速回落,但55.6%的增速仍然较高,工业机器人升至32.4%,微型电子计算机升至42.3%,集成电路升至20.8%,智能手机升至6.2%,海外疫情仍然较为严重,宅家用品仍然有较好的需求。
基建、地产支撑力度减弱,制造业投资表现较好1-12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2.9%,前值2.6%,投资延续修复,但边际力度明显减弱。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升至-2.2%,前值-3.5%;基建投资同比0.9%,前值1.0%;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7.0%,前值6.8%,当月同比9.4%,前值10.9%。基建投资增速有所放缓,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支撑继续减弱,近日严寒天气可能对基建开工形成了一定影响,此外财政支出节奏偏慢也是一大原因,2021年财政政策温和退出的可能性较大,基建投资可能会相对更平稳。
制造业投资受益于国内外需求的回升,随着补库存周期的开启,企业利润也正在逐步转好,但仍需关注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导致制造业企业利润空间压缩的风险。地产投资当月同比虽然小幅回落,但仍然保持了相当的韧性,地产销售仍然表现较好对投资形成了明显的支撑,在三道红线的压力以及央行收紧房地产贷款占比的背景下,地产投资或将稳步回落。总的来看,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整体以稳为主。
地产销售小幅回落房地产销售面积全年累计同比2.6%,前值1.3%,当月同比11.5%,前值12.1%。当月房贷数据明显走弱,未对地产销售形成明显的冲击。商品房待售面积年内首次正增长,新开工面积当月同比继续上升,土地购置面积当月同比跃升至20.54%,预计短期地产销售仍会相对较强,利好装修建材、家电等地产下游消费行业。
消费增速小幅回落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同比4.6%,前值5.0%,实际当月同比4.9%,前值6.1%。必选消费仍然维持高增,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4.4%,前值4.2%。汽车零售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小幅回落4.5个百分点至17.1%,仍处于年内相对较高水平。地产下游装潢、家电类表现较好,增速分别上升5.8和6.1个百分点至12.9%和11.2%。12月餐饮表现有所恢复,限额以上企业餐饮收入当月同比由1.8%升至3.6%,但在各地疫情防空措施升级的背景下,外出餐饮消费有出现回落的可能。
总的来看,疫情对经济影响最大的时间节点在2020年一季度,此后经济便步入了稳步上升的通道中,疫情导致的海外供需缺口,促成了全年净出口的表现超预期,也带动了投资和生产,随着疫苗逐步开展接种,待疫情出现好转后,净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会有所回落,但考虑到发展中国家产业恢复可能较慢,出口在明年上半年或仍将有较好表现。2021年国内货币和财政政策将会温和退出,投资将以稳为主,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将成为重要方向。进入冬季后,北方多地出现零星疫情,防控措施趋严短期或对经济形成一定扰动。受基数影响,明年一季度GDP增速可能创近年以来新高,之后将逐季回落。我们预计明年的GDP增速或将在8-9%左右,但如果去除2020年低基数影响可能在5%以上。
例全球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51.10例1月17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9552.55万例,新增确诊病例51.10万例,其中美国、印度、俄罗斯分别新增确诊17.60万例、1.45万例、2.36万例。
融资余额环比减少。
1月15日,A股融资余额15365.06亿元,环比减少21.42亿元;融资融券余额16801.21亿元,环比减少24.99亿元。融资余额减融券余额13928.91亿元,环比减少17.84亿元。
陆股通净流入,港股通净买入。
1月18日,陆股通当日净买入成交16.37亿元,其中买入成交634.97亿元,卖出成交618.60亿元,累计净买入成交12411.32亿元。港股通当日净买入成交229.71亿港元,其中买入成交495.22亿港元,卖出成交265.51亿港元,累计净买入成交18891.05亿港元。
货币市场利率上涨。
1月18日,上海银行(601229)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利率为2.1250%,上涨38.70BP,SHIBOR一周为2.1770%,上涨5.30BP。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隔夜为2.2146%,上涨40.46BP,一周为2.2976%,上涨26.42BP。
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10年期为3.1658%,上涨1.50BP。
美股休市,欧股涨跌不一。
1月18日,美股因“马丁路德金纪念日”休市一天,将于周二恢复正常交易。欧洲股市,法国CAC指数报收5617.27点,上涨0.10%;德国DAX指数报收13848.35点,上涨0.44%;英国富时100指数报收6720.65点,下跌0.22%。亚太市场方面,日经指数报收28242.21点,下跌0.97%;恒生指数报收28862.77点,上涨1.01%。
美元指数下跌,离岸人民币汇率贬值1月18日,美元指数下跌0.02%,至90.7716。欧元兑美元上涨0.02%,至1.2077。美元兑日元下跌0.18%,至103.6850。英镑兑美元下跌0.00%,至1.3586。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报收6.4930,贬值0.27%。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报收6.4954,贬值0.17%。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收6.4845,贬值0.33%。
黄金上涨,国际原油下跌。
1月18日,COMEX黄金期货收涨0.38%报1836.8美元/盎司,COMEX白银期货收涨0.58%报25.01美元/盎司。国际油价全线走低,美油2月合约跌0.4%报52.15美元/桶,布油4月合约跌0.56%报54.79美元/桶。LME铜3个月期货收跌0.05%,报收7945美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