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资讯

社区团购并没有“凉” 战火仍在燃烧 终局尚难分晓

(网经社讯)凛冬陡然将至,一盆冷水“哗”一下,浇在了“社区团购们”的头上。12月22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商务部22日召开规范社区团购秩序行政指导会,阿里、腾讯、京东、美团、拼多多、滴滴6家互联网平台企业参加。并提出了需严格遵守的“九不得”。

监管态度明确后,一场关乎行业边界和企业底线的竞争才刚开始,巨头入局社区团购,必须向着提升效率和提升价值而努力,而不再是烧钱补贴的恶性竞争而留下无限的行业后遗症。在12月,社区团购领域发生的多笔重量级融资事件,将社区团购屡屡推上热搜。

显然,这次巨头们已经行动了起来。 

01

为何都要来抢这块蛋糕?

获得新客流量需求:互联网行业是建立在用户之上,用户从哪里来?获得新用户的途径不多。中老年群体还未开发,这类群体肯定值得拥有的。生鲜是刚需及高频的产品,巨头们用这个刚需高频的产品来做引流,这个流量群体是巨大的。这就是为什么突然所有巨头都跑来“卖菜”的原因,可以快速触达到下沉市场的消费者,把他们纳入到自己的生态里面。

  

▲再看企鹅智库的报告,拼多多的使用人群为:家庭主妇、年轻人,与其它电商平台相比多出来的是退休中老年人、学生。

02

各个群体的画像

社区生鲜团购、社区生鲜小店、个人团购、社区路边摊、菜场小贩、大型商超卖场,这是我们目前接触到的六种常见的生鲜业态。

实体生鲜店、菜摊等:

几家欢喜几家愁,社区团购的生意火了,对于实体店的冲击不言而喻。由于现阶段社区团购的核心品类是生鲜,包括蔬菜和水果,因此,菜市场和卖菜的小摊小贩受到的冲击显然更大。

各种便利超市:

果哥打开手机各大团购app看了下,基本都有日用品、零食、还有充话费等,跟线下的各大便利店商超都重合了。基本上跟我们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产品都具备了。

  

  

  

目前除了社区团购是次日达,除去那些需立即买到手的需求,未来很多都可以通过社区团购满足。小超市和便利店已经感受到了来自巨头的降维打击。

  

平台掌握了算法和数据,了解用户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知道哪些商品、什么样的价格,用户才会买单。这些是最直接的竞争利益方。

供货商:

拒不完全统计,已有金龙鱼、华海顺达、卫龙食品等多家供应商发布通知,禁止给“严重低价”的社区团购平台供货。

  

12月12日,沧州市一家从事粮油调料生产销售的公司“华海顺达”,对经销商发布通知,禁止低于终端零售价给社区团购平台供货。为了抢市场,各大平台无一例外采用了价格战打法。问题就出在巨头掀起的价格战上,理由就是因为社区团购引起了“窜货”、“低价”。一位已经明确禁止经销商说,起因是他收到一些客户(超市一类的终端销售渠道)和经销商的举报,发现某些经销商未经他授权,把货供给美团优选和多多买菜等社区团购平台,平台降价销售,导致不同区域零售价格差异很大。

团长:

摇摆不定的团长;在社区团购当前的模式里,平台跟团长是合作关系,团长为平台贡献客流、提供自提点,平台给团长分成。现在巨头刚起步,需要流量,需要订单,需要团长的人脉,团长有利用价值。后期是否被收割,还需拭目以待。

用户:

担心巨头把其他玩家都干掉后垄断市场,然后开始涨价收割。从当年的外卖大战,到前几年的网约车大战,巨头已经把烧钱补贴的路子玩得驾轻就熟:补贴-价格战-干掉对手-垄断市场-涨价收割,这套玩法是否会在社区团购重演,现在乐于在巨头的平台薅羊毛的用户们,未来是否会成为被收割的对象?在很多人眼中,资本一定是逐利的,是野蛮的,是不讲武德的。

03

思考?

围绕社区团购,现在舆论自动分成了两大阵营,一边认为这是一种先进生产力,是生鲜电商的最优解决方案,互联网的下一个流量入口;另一边认为这是巨头的资本游戏,是要打垮实体商贩。

  

体验感:

尽管现在社区生鲜团购如火如荼,但并不代表它的发展让其他业务没有生存的空间。首先线下店铺或市场逛、选、比、尝、聊的功能是社区生鲜团购无法替代的。其次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路边、到店是他们的优先选择。同一颗菜你给送过去的,和消费者自己来挑的,感受是两码事。

标准化

生鲜产品想做到标准化真的太难了,从采购、运输、包装、保鲜再到配送,是极其复杂的环节。

社区团购的生鲜只是引流,需要靠其他品类其他服务赚钱。真正面临威胁的,是卖标品的商家。

对于平台当前来说,要思考的问题是恢复到合理的市场价格之后,如何吸引用户下单,如何和菜农、商贩处理好关系,如何在区域竞争中实现盈利。社区团购如果能从次日达变成当日达甚至是半天达,那么传统的快递也好、商超也罢,才是该焦虑的时候。

供应链

社区团购并非是纯线上的流量游戏。这个行业高度依赖线下运营,供应链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耕细作。

另外,每个城市的供应特点并不相同,并不具备跨区域直接复制的可能性,身在其中的初创企业往往具有先发优势,一旦在供应端壁垒建立起来,依然可能保持较强的竞争优势。目前社区团购只在终端发力,只有在整个产业链里不断深耕,完善整个运行体系,才能更好运转。目前来看,社区团购只是对电商渠道和模式的微创新,不像真正的技术创新那样容易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壁垒。因此,指望烧钱补贴、低价竞争胜出者毕竟是极少数,多数企业终究会黯然退场,共享单车、网约车等已经有过前车之鉴

前不久,橙心优选正式启动橙心小店战略,将通过一系列线上线下方式,赋能社区小店。巨头们已经在思考如何来展开线下线上结合这块。

社区团购声势刚起时,很多人在批判,国外的科技公司在研究上天入地,国内的互联网巨头们关心的却是一菜一蔬,从小摊小贩手里夺食吃。

其目的无非是为从下沉市场里挖掘生意经。

但这些都只是从业者的猜测和担忧。当时代的车轮碾下,未来巨头究竟会怎么打,社区团购行业会怎么走向,都还是未知数。战斗已经打响,谁能最终突出重围?目前看来,供应链体系和履约能力,是成败的关键。

战火仍在燃烧,终局尚难分晓,社区团购磨刀霍霍向...

社区团购不会“凉”,而是会更“冷静”。尤其是对于前期疯狂入局的互联网巨头来说,当下的“冷静期”或许才是一件好事。

用手机看资讯
今日推荐
购物消费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