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电商业务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前买东西直接去大型商超就可以了。但现在,即便我们走到了商场超市,拿起一个水杯、一条毛巾,脑中也会不由问自己“会不会从网上购买更有价格优势”,如果不是特别焦急的需求,可能就放下了。
近期社区团购的兴起,这种影响变得越来越强烈。我们一日三餐所需的水果、蔬菜、酱、醋、蛋、奶、饮料等,都逐渐形成了网络购物的趋势。线下小店的生存环境,开始变得越来越恶劣,原本还不错的收益,正在逐渐缩水,看着积压的越来越多的货物,一部分店主开始问自己,我们这些街边小店到底还有没有希望?
巨头为何“烧钱”也要卖菜,“利”在何处
相传马云身边有个非常厉害的智囊,在一次私下的谈话中,他向马云建议说:“老大,现在我们淘宝的客户太分散了,再继续经营下去,上游下游都服务不好,是要出大问题的,不如收缩我们的业务,重点做三线以上的城市。”
这个建议本身有很多的考量,之后的天猫和菜鸟物流都是为了解决当时这些问题而出现。马老板一听,不愧是人才,直接触达核心,就这么办,打造好三线以上电商服务圈,做好天猫,搞垮京东。但是谁到没有想要的是,一个叫黄铮的年轻人带着拼多多从被放弃的四、五、六线城市拔地而起,不但没有搞垮京东,还多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这里面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叫“下沉市场”的内容,巨头“烧钱”也要卖菜,就是为了争夺“下城市场”。
一、二、三线城市的流量和购买力已经触及到天花板了,各大平台获客成本每年不断升高,美团、滴滴需要近160元、支付宝需要近200元才能获取一个精准客户。社区团购这种模式,可以直接触达到底层的消费人群,加上熟人建群传播,可以实现快速获取流量,单个获客成本不到5元钱,为大平台蓄水,这也是多多买菜、美团优选只作为一个类目出现在拼多多和美团外卖APP的原因。
从去年到今年,几乎所有涉及电商的互联网巨头都已入局。盒马生鲜、美团优选、十荟团、橙心优选、多多买菜、同程生活、京东区区购等不下百余家,“补贴大战”极大破坏了原本的线下销售生态,传统实体店的生存受到威胁。
不过,攻入下沉市场意味着需要细致的渗透策略,并非通过快速的价格战能取胜。从推进策略看,不少平台采取“省会城市向周边辐射”的策略,从省会城市到地级市,再到县城、乡镇和农村,一步步渗透,这也给予街边小店店主喘息之机,可以快速进行应对。
积极应对还是坚决抵制,要看谁有市场主导权
消费者才是市场的主导,任何决定都不能抛弃消费者而单独成立。
补贴价格战一直是互联网巨头的重要战略,这一战略从淘宝和京东、滴滴和花小猪、以及现在快递业之间的激烈竞争都能看得到。打开美团优选、多多买菜等社区团购类目,0.01元一分购、新人全额返红包、0.99元秒杀商品随处可见。
平台背靠资本的力量拼命挥洒优惠券,满减、返利等手段层出不穷只求快速占领市场。消费者在精确计算每一个平台的优惠力度,如何购买才能享受到最大的收益,才能割到平台的羊毛,街边小店你不选择做团长,它也会做,这种形势下就不应该和消费者的意愿相抗衡,也无法抗衡。
其实,优质的服务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
张环山是一名社区生鲜从业者,在山东青岛碧桂园小区投放了5台果蔬自动售货机,由于待人热情、价格公道得到社区居民一致认可。居民有粮油需求也都直接找到他,总能够在规定内送货上门。
疫情期间社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张环山主动承担为社区居民送菜的服务,这一来一往之间,更加深了也业主之间的联系,双方的关系更为紧密。
有一次,一位客户说她购买的橘子太酸了,赵环山主动安排退款,又上门送了一些其它水果给了那位消费者,现在双方的关系非常好,那位消费者只认准张环山家的产品。
社区团购业务的兴起,张环山没有选择逃避而是主动的选择面对成为团长,他利用自己的生鲜知识,挑选优质的产品向居民们推送,社区居民相信张环山,所以每次都能够满载而归,实现了双向共赢。
同样,社区团购总有触及不到的地方,品质上也不是所有的产品都值得推荐。他和自己本来的供货渠道进行组合,本身的果蔬售货机业务并没有落下,社区团购业务只是相当于多了一条进货的渠道,提供优质的产品服务消费者,现在他的生意规模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更广阔了。和河南的“胖东来”超市一样,大家说良心经营之下,即便平台想要更换团长,老百姓能答应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