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资讯

前三季度我国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如何?一起来看

  “今年以来,工业经济整体呈现出‘生产增速逐季加快、产销衔接不断改善、市场主体信心明显增强’的持续稳定恢复性态势。”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10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我们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保持目前这种回升向好的运行态势。

  工业经济实现稳定恢复

  今年以来,工信部着力推动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全力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积极支持企业纾困发展。工业经济实现稳定恢复的良好态势,信息通信业平稳发展。

  黄利斌介绍称,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其中一季度下降8.4%,二、三季度分别增长4.4%和5.8%,呈现持续稳步恢复的良好态势。

  与此同时,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壮大。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3月份以来,月均增速达到9%。疫情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壮大,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行业快速扩张。智能化、升级型产品保持高速增长,3D打印设备、智能手表、服务机器人等产品生产增速均占70%以上。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方兴未艾,前三季度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收入同比增长11%,其中大数据服务和云服务收入分别增长16%和7%。

  此外,信息通信业运行平稳向好。按照上年不变价计算,前三季度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大幅增长了18.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了16.5%,其中5G投资占比达到了38.2%,5G网络和终端商用快速发展,截至9月底,累计建设5G基站69万个,目前累计终端连接数已超过了1.6亿户。

  中小企业生产效益指标逐步好转

  “为帮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渡过难关,党中央、国务院从财税、社保、金融等8个方面陆续出台了90多项政策措施,实施效果已经显现并将持续发挥作用。”黄利斌表示。

  黄利斌介绍称,今年前8个月,全国累计实现减税降费超过1.8万亿元,截至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也达到了14.6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了29.6%。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地显效,有效缓解了疫情冲击造成的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特别是中小企业正在加快恢复发展。

  二季度以来中小企业的经济运行状况呈现持续向好的态势,生产效益指标逐步好转,企业信心逐步恢复增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8个月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长了0.6%,盈利状况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的水平。营业收入利润率恢复到了5.6%,比上半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工信部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运行监测平台调查显示,中小企业国内订单、出口订单指数连续7个月回升,反映流动资金紧张的中小企业比例连续7个月下降,有招工需求的中小企业比例连续3个月回升。

  黄利斌指出,下一步将继续抓好各项助企纾困政策,贯彻实施好《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进一步推动降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支持中小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实现稳定健康发展。

  新能源汽车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

  黄利斌在会上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实现了“一个引领、三个突破”。

  具体来看,“一个引领”是产业发展从培育期进入发展期,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国内全产业链投资累计超过了2万亿元,日益成为发展的新动能。

  “三个突破”分别是:市场突破,成交量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计推广量超过了480万辆(约占汽车总保有量的1.7%),占全球的一半以上;技术突破,产业链上下游有效沟通,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领域创新活跃,成果纷呈,动力电池技术水平处于全球前列,电池单体密度达到了270瓦时/公斤,价格1.0元/瓦时,较2012年分别提高了2.2倍、下降了80%;产品突破,产品供给质量持续提升,量产车型续驶里程达到500公里以上。

  但黄利斌也指出,新能源汽车发展还存在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产业生态尚不健全等突出问题。与此同时,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加速融合,汽车产业进入百年未遇的大变革时代。

  黄利斌介绍称,10月9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这将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下一步将以《规划》发展为契机,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深入实施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以融合创新为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技术能力,构建新兴产业生态,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用手机看资讯
今日推荐
金融科技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