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浙江省 > 湖州名人

湖州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赵孟頫 [] 元初三大书法家 (12541322)
  •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晶宫道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岐王赵德芳之后。宋朝灭亡后,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赵孟頫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受到重视,被任命为从五品官阶的兵部郎中,两年后任从四品的集贤直学士。至元二十九年(1292),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元贞元年(1295),因世祖去世,成宗诏修《世祖实录》,赵孟頫被召回京城。至大三年(1310),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拜赵孟頫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国史。次年五月,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是为仁宗。他登基不久,将赵孟頫升为从二品的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延祐三年(1316),又升为翰林……[详细]
姚思廉 [] 唐朝十八大学士 (557637)
  姚思廉(557—637),名简,字思廉。察子。陈亡,父察北迁,遂居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少从父受《汉书》,在陈为会稽王主簿。入隋,初为汉王府参军,后为代王杨侑侍读。大业十三年(617),唐高祖攻入隋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官吏四散,惟思廉仍侍杨侑左右。唐兵将入殿,厉声说:“唐公举义兵,匡帝室,卿等毋得无礼!”其言行为人钦佩,有“忠烈之士、仁者有勇”之誉:入唐,授秦王府文学、太子洗马。贞观(627—649)初,改著作郎、弘文馆学士。奉诏与魏徵共撰《梁书》、《陈书》,以家传之稿为基础,博采谢灵、顾野王之说,终于完成父业。因功加通直散骑常侍,赐爵丰城县男。卒赠……[详细]
陈武帝陈霸先 [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 (503559)
  • 陈武帝陈霸先
  陈霸先(公元503年-559年),字兴国,小字法生,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曾帮助王僧辩平定侯景之乱;败北齐,夺梁政权,建立陈朝;于太平二年(557年)废梁敬帝,自立为帝,是为陈武帝。陈霸先在位期间又平王僧辩余部、平萧勃、平王琳。559年,陈霸先病逝,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万安陵。据史书记载,王僧辨之子王颁,纠集其父旧部,夜掘陈武帝陵,破棺焚尸,并将骨灰倒于池塘中,命上千人喝掉。名人生平早年经历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年)出生,陈霸先幼时家境已贫寒,却好读兵书,同时打鱼练武,兴趣广泛。陈霸先出身低微,本为乡间里司(就是村官),后到南京成为管油库的……[详细]
陈宣帝陈顼 [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陈朝第四位皇帝 (530582)
  陈顼(530年—582年),字绍世,小字师利,陈武帝陈霸先之侄,始兴昭烈王陈道谭次子 ,陈文帝陈蒨之弟,南北朝时期陈朝第四位皇帝,569年—582年在位。永定元年(557年),袭封始兴郡王。天康元年(566年),其兄陈文帝去世,陈文帝之子陈伯宗即位,陈顼成为辅佐大臣。光大二年(568年),陈顼废陈伯宗,自立为帝,改年号为太建。太建十四年(582年),陈顼去世,终年五十三岁,谥号孝宣皇帝,庙号高宗,葬于显宁陵。……[详细]
陈后主陈叔宝 [南北朝] 中国古代十大昏君,南朝陈皇帝 (553604)
  陈后主陈叔宝(553年-604年),字元秀,是南北朝时期陈朝最后一位皇帝。陈叔宝深居高阁,整日花天酒地,制作艳词,著有《玉树后庭花》;自恃长江天险,不以为然,至国家、百姓于不顾。祯明三年(589年),隋军攻入建康,陈叔宝被俘;陈叔宝投降隋朝的16年后(604年),在洛阳城病死,终年52岁,追赠大将军、长城县公,谥号炀,葬于北邙山。名人生平早年经历陈叔宝,南朝梁承圣二年(553年)十一月出生于江陵,是陈宣帝陈顼的长子,母为皇后柳敬言。天嘉三年(562年),立为安城王世子。天康元年(566年),授任宁远将军。光大元年(567年),担任太子中庶子,不久升任侍中……[详细]
陈废帝陈伯宗 [南北朝] 南朝陈皇帝 (554570)
  陈废帝陈伯宗(554年—570年),字奉业,小字药王,陈文帝陈蒨的嫡长子 ,母安德皇后沈妙容,南北朝时期陈朝第三位皇帝,566年-568年在位。永定三年(559年),被立为皇太子。天康元年(566年),陈文帝去世,皇太子陈伯宗即位。陈伯宗年少即位,其叔父陈顼专擅朝政,光大二年(568年)以皇太后名义下令废陈伯宗为临海郡王。太建元年(569年),陈伯宗去世,年仅十九岁,葬于陈废帝陵(临海王墓)。……[详细]
陈文帝陈蒨 [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陈朝第二位皇帝 (552566)
  陈文帝陈蒨(522—566年),又名昙蒨、荃菺,字子华,陈武帝陈霸先之侄,始兴昭烈王陈道谭长子 ,陈宣帝陈顼长兄,南北朝时期陈朝第二位皇帝,559年―566年在位。 早年深受叔父陈霸先的赏识与栽培,更令其总理军政。太平二年(557年),封为临川郡王。永定三年(559年8月17日),陈霸先去世,陈蒨即位,是为陈文帝。天康元年(566年)去世,时年四十五岁,谥号文皇帝,庙号世祖,葬于永宁陵。陈蒨在位时期,励精图治,整顿吏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使江南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当时陈朝政治清明,百姓富裕,国势比较强盛。是南朝历代皇帝中难得一见的有为之君。……[详细]
方从哲 [] 明朝首辅 (?~1628)
  方从哲(?-1628),字中涵。浙江德清(今属浙江省湖州市)人。明末首辅大臣。隶籍锦衣卫,家京师。其远祖名方觉亮,籍贯浙江湖州府德清县。明永乐时任锦衣卫指挥使。成祖迁都北京,他随驾从南京迁来,后家大兴方家庄。至于再往前追溯,则已失考。方从哲在万历末期曾独相七年,对当时的政局有过重大影响,也曾遭到当时的东林党人和后来受他们影响的一些人士的批判。应当说,他是明末历史上一个重要名人。方从哲,字中涵,其先德清人。隶籍锦衣卫,家京师。从哲登万历十一年进士,授庶吉士,屡迁国子祭酒。请告家居,久不出,时颇称其恬雅。大学士叶向高请用为礼部右侍郎,不报。中旨起吏部左侍郎。……[详细]
吴潜 [] 宋朝宰相,宋朝词人 (11951262)
  吴潜(1195?~1262) 南宋词人。字毅夫,一作毅甫,号履斋居士。号履斋,德清新市人。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淳□十一年(1251)参知政事,授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围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复职调集诸军击退元兵。他痛感南宋国势衰微,认为推原祸根,良由近年□臣□士设为虚议,迷国误军所致,极力抨击丁大全、高铸、萧泰来、沈炎等佞臣,反遭-落职,贬谪建昌军。后徙潮州,责授化州团练使、循州安置。吴潜是南宋词坛的重要词人。词风激昂凄劲,题材广泛,主要是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也常吐露个人理想受压抑的悲愤。报国无门空自怨……[详细]
陈叔达 [] 唐朝宰相 (573635)
  陈叔达(?-635年),字子聪,吴兴(今浙江长兴)人,唐朝宰相,陈宣帝第十七子,陈后主异母弟。陈叔达出身于陈朝皇室,曾授侍中,封义阳王。陈亡入隋,历任内史舍人、绛郡通守,后归降唐高祖,担任丞相府主簿,封汉东郡公。唐朝建立后,陈叔达历任黄门侍郎、纳言、侍中、礼部尚书,进拜江国公。玄武门之变时曾建议唐高祖立唐太宗为太子,晚年以散职归第。贞观九年(635年),陈叔达病逝,追赠户部尚书,初谥缪,后改为忠。开皇九年(589年),隋军灭陈。陈叔达随陈后主出降,被迁入长安,但却未得任用。大业年间,陈叔达被拜为内史舍人,后外放绛郡通守。 义宁元年(617年),唐国公李……[详细]
吴渊 [] 宋朝词人 (11901257)
  吴渊(1190—1257年),字道父,号退庵,吴柔胜第三子,宁国人。南宋政治家、军事家、词人。从小就端重力学,精研兵法,胸怀大志。宁宗嘉定七年(1214),吴渊进士及第,丞相史弥远与他竟日长谈,称他为“国器也”。吴渊初任建德县薄,为官清正廉明,“江东九郡之冤,讼于诸使者,皆乞送渊”。他在很多州县任职,都颇有政绩。后任提点浙西刑狱时,因镇压衢州、严州起义有功,入为朝官,迁任枢密副都承旨兼右司兼检正。正值朝廷准备进兵中原,拟采取“据关守河”的策略,吴渊竭力反对,丞相郑清之很不高兴地放弃了。不久边关事态发展果然如吴渊所料,郑清之写信向吴渊道歉并致谢。吴渊又任工……[详细]
  张丽华(559年-589年),张贵妃,南朝陈后主陈叔宝的妃子。张丽华原为陈叔宝良娣龚氏的侍女,后被其宠幸生子,陈叔宝登基后被封为贵妃,生二子陈深和陈庄。张丽华很有辩才,而且记忆力很强,善于观察陈叔宝的脸色。祯明三年(589年),隋朝灭亡陈朝,张丽华也被斩杀。名人生平入宫得幸张丽华出身于兵家,因家中贫困,她的父亲、兄长都以织席为业。光大二年(568年),时年十岁的张丽华被选入宫,充当皇太子陈叔宝的良娣龚氏(龚贵妃)的侍女。陈叔宝一见张丽华就喜欢上她,从而得到临幸,于是便怀孕,于太建七年(575年)为陈叔宝生下第四子陈深。几年之后,张丽华又为陈叔宝生下第八子……[详细]
孟郊 [] 唐朝诗人 (751814)
  • 孟郊
  孟郊(751—814),字东野,武康(今德清武康镇清河桥)人。生于昆山(今属江苏),少时居嵩山读书。及长,在湖州参加诗僧皎然组织的诗会,刻意吟咏。性狷介,与韩愈交谊颇深。唐贞元七年(791)秋,在湖州举乡贡。十二年始中进士。时作《登科后》一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贞元十六年(800),赴洛阳参加铨选,出任江苏溧阳县尉。任职期间,寄情山水,公务多废。县令派假尉代职,分其半俸。二十年辞官,奉母寓居常州。元和元年(806),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九年三月,郑余庆荐其为兴元军参谋,试大理评事。八月十九日赴任……[详细]
陆修静 [] 著名天师道道士 (406477)
  陆修静(406---477年),字元德。刘宋天师道。吴兴东迁(今浙江吴兴东)人,懿族。三国吴丞相陆凯的后代。笃好文籍,穷究象纬。早年出家修道,好方外游,遍历云梦山、衡山、罗浮山、峨眉山等名山胜地。元嘉末约(453年)“市药京邑(今南京)”。宋文帝闻其名,“慕其风”,命左仆射徐湛延请入宫讲道。不愿囿于束缚,固辞不就,“遂诉江南”,继续周游四方布道。大明五年(461年)来庐山,“爱匡阜之胜”,构筑精庐居处修道,是为太虚观。自此,以太虚观为大本营研经传道授徒长达7年之久,为刘宋天师道势力的发展和影响的扩大作出了极大贡献。宣和 元年六月,诏封庄周为“微妙元通真君……[详细]
张先 [] 宋朝词人 (9901078)
  张先(990~1078) 北宋词人。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市)人。父张维,好读书,以吟咏诗词为乐。张先于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明道元年(1032)为宿州掾。康定元年(1040)以秘书丞知吴江县,次年为嘉禾判官。皇□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任为通判。四年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嘉□四年(1059),知虢州。英宗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家居。此后常往来于杭州、吴兴之间,以垂钓和创作诗词自娱,并与赵□、苏轼、蔡襄、郑獬、李常诸名士登山临水,吟唱往还。直至逝世之年,尚有词作。张先的词与柳永齐名。宋初词以小令为主,张先不仅小令写得很……[详细]
  陈叔慎(571—589),字子敬,长城(今长兴)人。南朝陈宣帝(陈顼,569-582在位)第十六子。岳阳王陈叔慎,字子敬,高宗第十六个儿子。少年聪敏,十岁能写文章。太建十四年(582),被立为岳阳王,其时年纪十一岁。至德四年,任侍中、智武将军、丹阳尹。此时,后主尤其喜爱文章,叔慎舆衡阳王伯信、新蔡王叔齐等朝夕陪侍在旁,每有应诏赋诗,常被赞叹称赏。祯明元年,出为使持节、都督湘衡桂武四州诸军事、智武将军、湘州刺史。 桢明三年,隋军渡江,攻破台城,前刺史晋熙王陈叔文返回巴州,与巴州刺史毕宝、荆州刺史陈纪一同投降。隋行军元帅清河公杨素兵下荆门,另派他的将领庞晖率……[详细]
范应期 [] 明朝状元 (15271594)
  范应期(1527年-1594年),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人。他曾参加浙江乡试,被督学薛应旂置之劣等。从此发愤读书,以捐输粮食的方式得以入国子监,曾感慨道:“大丈夫当魁天下,怎能碌碌无为一生。”他虚心求教,不耻下问,终于在嘉靖四十四年(1565)状元及第,时年39岁。初授翰林院修撰,历中允。曾在南京、北京两地分别出任文武科举考试官。后于经筵讲书,颇受神宗器重。万历十二年(1584),官至国子监祭酒。致仕后,在家乡里居不法,怨家千余人“遮道陈牒。”巡按御史彭应参未经细致查实,即与乌程知县张应望将其拘捕。范应期不堪所辱,自缢而死。终年68岁。后其妻吴氏赴京诉冤。帝怒……[详细]
  蔡启僔幼年时,就谦逊而胸怀大志。他的父亲蔡奕琛是明代万历丙辰科进士,官至吏部侍郎。蔡启僔从小就随父在京师受业,他“手不离简编,口不绝吟哦,其攻苦异常。”他作为官宦子弟从不奢侈、不讲究吃穿。他身着素布衣衫,但在贵胄公子中依然丰姿绰约、鹤立鸡群。求学时,他执意进取,毫不气馁。他的父亲职守典司诸进士宴,他得以观宴赐进士的盛况;将入宴的登第者正襟端坐于大堂的愿望,暗暗记在他的心间。立下鸿鹄志,夺得状元冠。蔡启僔得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登第后未几时,与同科榜眼孙在丰,探花徐乾学被召于弘德殿,赋诗称旨,即授日讲官兼起居注官。一考中状元,即授日讲起居注官兼起居注官,……[详细]
  沈庆之(386年-465年),字弘先,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南朝宋名将。沈庆之早年曾抵抗孙恩起义,此后一直在家种地,三十岁后方才得到征虏将军赵伦之的赏识,担任宁远中兵参军。沈庆之作战勇猛,善于谋略,两次参加北伐,先后平定缘沔诸蛮、郧山蛮、犬羊蛮、西阳五水蛮等蛮族,讨平刘劭、鲁爽、刘诞等人的反叛,历任建威将军、征虏将军、领军将军、镇北大将军、车骑大将军,封始兴郡公。前废帝时期,沈庆之为顾命大臣之一,官至侍中、太尉。因屡次直言进谏,触怒了前废帝,被赐死,时年八十岁,谥号忠武。明帝继位后,赠司空,改谥曰襄。早期事迹399年(东晋隆安三年),天师道孙恩率众……[详细]

全部湖州名人>>>